12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领衔研发的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冠治疗特效药,能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12月9日,张林琦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知识产权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实力。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从抗病毒药物发明专利申请到后期数据获取、临床结果评估,从生产、储存到实施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皆贯穿其中。
张林琦介绍中和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 刘仁 摄
特效药“特”在哪?
中和抗体药物称为什么被称为“新冠治疗特效药”?对此,张林琦解释说:“特效药是基于药物特异性及其取得的良好效果而言。与其他新冠治疗方式相比,中和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靶向、精准地识别病毒的表面蛋白,使得病毒无法进入细胞,体现出药物对新冠病毒特异、精准的攻击力和杀伤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确是特效的药物。”
中和抗体疗法通过人为补给优质高效的抗体,阻断新病毒对人体细胞的感染。基于这一作用机制开发的中和抗体药物已被证明能在hiv、ebola、sars、mers等多种病毒感染疾病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新冠药物研发中,国内外多个外科研团队都对中和抗体药物寄予希望。
张林琦团队“大海捞针”般筛选出两个抗体,并首创抗体鸡尾酒组合疗法,使其在活性、广谱性和可持续性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筛选出的抗体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联合抗体可以做到精准识别两个不同靶点,增加抗病毒广谱性,更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此外,通过基因修饰后的抗体可在人体内存留9至12个月的时间,对预防感染也有一定作用。” 张林琦表示。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此次获得上市批准,是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activ-2的3期临床试验,包括847例入组患者的中期及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该联合疗法能够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80%(中期结果为78%),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截至28天的临床终点,治疗组为零死亡而安慰剂组有9例死亡,并且其临床安全性优于安慰剂组。同时,无论早期即开始接受治疗(症状出现后5天内)还是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症状出现后6至10天内)的受试者,住院和死亡率降低均显著降低,这为新冠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治疗窗口期。
对于特效药的适用人群,张林琦介绍,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一些拥有基础性疾病的感染人群,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都在药品适用人群范围内。
张林琦展示两种抗体 刘仁 摄
病毒变异怎么办?
从“德尔塔”(delta)到“奥密克戎”(omicron)”,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对于疫苗与药物研发都是巨大挑战。对于中和抗体药物而言,其作用靶点是病毒表面蛋白,当变异毒株蛋白突变增多,病毒就可能对中和抗体药物产生免疫逃逸,从而使得药物失效。
“抗体鸡尾酒组合疗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药物抗病毒变异能力。”张林琦介绍,目前的体外嵌合病毒实验检测数据表明,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广受关注的主要新冠病毒变异株均保持中和活性,包括:“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伊普西龙”(epsilon)、“德尔塔”( delta)、“德尔塔 ”(delta plus)等。从初步的研究看,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进一步测试目前正在进行中。
病毒变异不可避免,面对快速变异的病毒,如何尽快研发出安全、高效的疫苗和药物,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张林琦表示,一方面,目前,团队还要进一步理解病毒变异规律,要在抗体抑制病毒能力方面进行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研究,运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病毒变异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团队进行了全面的研发布局,筛选出很多对变异株可能具有抑制阻断能力的“备胎”抗体,一旦需要能很快与相关合作机构开展下一代药物的研发。而从整个创新机制上来看,面对快速变异的病毒药物研发,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审批机制。(刘仁)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