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的春天,今年来得有些晚。”
还是春天,泰山脚下的向日葵即将褪去嫩黄的底子。在泰安康平纳集团,副总经理刘林诉述着行业的艰难,表情严肃却透露着乐观:呕心沥血多年,康平纳打造的多个自主核心产品已经发力,如同脱去稚气的向日葵,“今年将迎来一个爆发”。
多年来,如同转型时期的中国,泰安——这座以“五岳之首”泰山名闻天下的城市一直在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努力,但现实在深厚的历史包袱面前却显无奈:“重重轻轻”的产业格局没有根本改观,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化工、纺织、食品、机械等产业上;“千万衬衫换不了一架飞机”、“产量顶到天上、价格趴在地上”的“中国制造”窘境亦是泰安人之痛。
工业是泰安的经济支柱,一度占据gdp一半以上,制造业又是其中的大头。谁都知道,“泰山制造”的低迷对泰安意味着什么。
“作为泰安市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康平纳转型代表着一个方向。”从一家纺织面料生产商转型为纺织设备制造商,市场大,利润高,康平纳在产业链条的前端做得风生水起。众多像康平纳一样的企业,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或利用核心技术重生,他们肩负着重塑“泰山制造”昔日辉煌的重任。
从今年4月份起,本报记者走访众多“泰山制造”企业,下车间,进实验室,在与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交流中,寻找“泰山制造”奋起的答案;试图通过对泰安市一线制造业图景的素描,勾勒科技在“泰山制造”崛起中的分量。
寻找往昔的荣耀:那是属于“泰山制造”的年代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山东省历史上第一台冰箱、第一台彩电、洗衣机,都是‘泰山制造’。”
尽管这些山东“第一”的故事已成追忆,但在泰安市科技局局长郭向军看来,那些事关“泰山制造”荣耀的点点滴滴并不应被忘记。
现在做三轮汽车、轻便卡车的时风集团如日中天,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经济效益连续十二年蝉联全国同行业第一、世界机械五百强企业当初的师傅,却是泰安市的光明机械,时移世易,“时风发展起来,光明却倒下了。”
“想当年,泰安无线电厂生产的‘轻松’牌收音机卖得火啊,那时候,几乎人人渴望能拥有一台;还有‘泰山’牌手表,人们戴着‘泰山’手表,撸起袖子,显在外面,有面子啊。”
那时候,“泰山制造”叱咤齐鲁乃至全国,其品质一如泰山石,“质量过硬”、“坚若磐石”成为众多泰安产“中国名牌”的标签,有当地老人甚至断言:“那是属于‘泰山制造’的年代。”
在历史与现实的割裂中,大多数亲历者回顾以往,总是不断唏嘘:“‘泰山制造’丢失的东西太多,这是教训。”
“泰山制造”到底丢失了什么?
一个地级市,位置并不占优,科技资源匮乏,如果说在拼体力的年代尚能自如,但在拼智力的时代呢?“缺乏核心技术、低附加值的粗放发展将难以为继,这是中国经济在新起点上亟须解决的课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的话何尝不是在说“泰山制造”?
“新一轮竞争中,既要积极引进消化再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更要在自主创新上寻找着力点。”从泰安市委市政府到众多企业负责人,这句话已经成为共识。“泰山制造”的大骨架还在,不少先行者已然在自主创新的年代当起了弄潮儿。
我们看到,在绳网制造企业鲁普耐特,技术人员从玄武岩中提取出纤维,做成耐火耐热的绳索,其产品甚至装配到意大利的豪华游艇上;在白酒产业的火爆期,金塔机械凭借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将生产线装到了五粮液的车间里……
但这不是“泰山制造”的全部。
上进的泰安人在苦苦思索的是,一枝独秀不是春,“泰山创造”的百花何时才能一齐绽放、笑傲天下?
“小麻雀”变成“金凤凰”:自主核心技术就是你的“看家本领”
将石头做成绳索?
“你没有听错。”在泰安鲁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拿起一根高档绳品展示。
“将玄武岩进行筛选,提取纤维,但它的韧性并不好,弯曲,扭转、易碎,如何解决?”在来访者看来,将玄武岩做成绳索的过程确实像变魔术,“我们通过配方,将纤维软化,编织成绳。”
在消防用绳中加入了玄武岩纤维,解决了全球消防绳索的防火阻燃问题。这个申请136项国家专利的产品耐火温度达到
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性能之外,产品附加值一下翻了数倍,“小麻雀”变成了“金凤凰”。
“传统意义上,制作1吨酒精,需要消耗6吨蒸汽;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降到3吨;现在一般都需要2.1—2.3吨,而我们只需要1.4吨。”泰安金塔机械有限公司的一项自主技术刚刚通过鉴定,这种名为“三效蒸馏节能工艺技术和装置”的项目采用双粗塔进料和一塔进汽、三塔工作的蒸馏新工艺,提高了酒精质量,降低了蒸馏过程的蒸汽消耗。公司技术经理孟华坦言,这项被专家一致认为“国际先进”的技术“看起来简单,真正搞起来就很难”。
还好,30多年的酒精设备制造经验积淀和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的产学研互动,让这家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焕发了生机,不但接连拿下了几项为业内瞩目的核心技术,而且还掌握了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权,并将成套设备打入五粮液等10多家知名酒厂。
“业界的一匹黑马”这句话,现在几乎成了业内对鲁普耐特的公认的评价。要知道,全国生产绳网的大小企业超过1万家,而鲁普耐特才成立10年。十年坐上绳网行业全国头把交椅,它凭什么?
“如果没有持续的科技创新,我们的企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鲁普耐特董事长沈明的话言简意赅,里面却内容无限:
比如,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研发中,不断开拓新的绳网应用领域。而走进公司展览室,太空绳索、登山攀岩装备绳网等3000多种功能不一的公司研发绳索,对得起“在亚洲数一数二绳索企业”的业界名号。
谁也不会想到,12年前,金塔机械还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面对危机,金塔高层认为,“产品结构不优、科技创新乏力”是公司的最突出问题。
在科技创新上,公司瞄准节能环保设备,2009年规划开发的三效差压蒸馏无水酒精等10大技术创新项目,投资3000万元提高产品研发水平、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即使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金塔逆势上扬,销售份额占全国市场的60%。
几年来,鲁普耐特先后与东华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开展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其产值已经翻了百倍,游艇绳、水上救生包、安全绳、消防绳等中高端产品占了公司全部销售额的80%。据统计,鲁普耐特各类新材料绳网产品年产量达到8000吨,产能居全球首位。
而泰安金塔早已摆脱行业“小、乱、低”的低层次竞争,成为全国最大的酒精、无水酒精和ddgs全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从夕阳产业走入朝阳产业:价值在“微笑曲线”的两端
“你身上衣服的面料,有可能就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康平纳公司副总经理刘林的一句玩笑,其背后却是整个纺织行业面临的深刻背景。
“贸易量的锐减和微薄的利润空间,使一些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2012年,纺织行业就业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1300多万人次增加到2000万人次左右,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3.67万户。激烈的竞争无疑压缩着行业淡薄的利润。
按照宏公式(acer)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康平纳面临着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的选择。
作为一个面料企业,康平纳积累了丰富的染整生产经验,对制约产品质量的行业共性问题有着深刻体会。“股神”巴菲特曾有“能力圈”一说,引申为“不懂不做”,“不熟不做”。康平纳的选择就是不脱离本行,却向产业链的前端延伸——进入纺织染整设备制造领域。由于现有印染机械生产厂大多对印染工艺不熟悉,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比之下,康平纳的优势得天独厚。
染整装备是一个涉及纺织、印染、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现代管理等多学科综合系统工程,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太现实,特别是对康平纳这样的民营企业。
长期关注康平纳的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曾表示:“科技创新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集全国、甚至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把不是我们的东西变为我们的。”这一点,不论在鲁普耐特、还是金塔,还是在康平纳,都有大量实践。
2008年,康平纳投资4.3亿元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联合开发染整装备产业化项目,其研制的全自动筒子纱染色生产线,较目前国内先进工艺节能30%—40%,节约人工80%。目前该设备被专家认定“填补国内空白”。其智能化微波烘干机则填补国际空白,比传统蒸汽烘干节能40%。
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倡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大背景下,成百上千像康平纳这样的企业选择了“借智”这条科研捷径。
将智力转化为产品,科研院所也乐于参与。我们看到,与康平纳合作的科研机构是一个长长的名单:中国纺织科学院、中科院自动化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东华大学、山东大学……
苹果公司的成功曾经启发了很多人。在这方面,与多数泰安企业一样,康平纳选择了走高端路线。比如:不追求产能扩张,逐步提高产品档次;比如注重自主产品开发,每年适时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等。
在当今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全球需求放缓,这给纺企带来了压力。不过,刘林坦言,“我们没有压力”。康平纳的确没有压力,因为成功转型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众多“泰山制造”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球产业化转移是永远不变的规律,国际订单始终会流向最具竞争力的区域。而我国的政策方向正是要淘汰落后产能。多年以来康平纳集团始终结合国内外市场情况,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经验,最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这条道路,正是“泰山制造”的方向和希望所在。顺着这条路,“泰山制造”会找回往昔的荣耀。(通讯员 徐海鹏 记者 王延斌)
(编辑:朱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