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绿水青山”“生态涵养”“碳中和”等议题,再一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确保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环境与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喜人的成果离不开环保专利的支撑。200多个获奖项目,157件专利,近十年专利数量增长4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下称北京市环科院)在大气环境与污染防治、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与污染场地修复、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研究等领域深耕多年,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不断探索,提供了众多有益的经验。
立制度,激励创新
作为全国第一家从事环境保护的科研机构,北京市环科院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环境治理与管理急需的科研项目。北京市环科院副院长夏天翔和众多科研人员一样,经常身处环境恶劣的一线,进行数据观测及采样分析。
7项北京市污染场地系列地方标准、3项国家环境保护污染场地系列标准陆续出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价、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方案及工程等一系列项目相继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历历可见,然而,因为没有创新成果转化方案,仅有少部分项目利润能转化为收入,这成为影响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重要掣肘。
面对这种问题,夏天翔意识到出台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办法势在必行。2017年,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北京市环科院启动了《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试行办法》)的制定工作,并于2018年10月开始实施。
《试行办法》赋予科研人员很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专心致志搞科研。针对工业污染场地,北京市环科院土壤所团队积累了从调查评估、修复方案、监理验收到长期风险管理的系统尊龙官方平台的解决方案。目前,团队研究成果“焦化类污染场地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关键修复技术示范应用”获2019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对推动全国污染场地评价与修复具有示范作用。
“《试行办法》的实施为我院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有些团队拥有技术但并未形成知识产权,他们的成果就难以实现转化。”科研与国际合作办公室(下称科办)副主任代琳琳表示,为进一步鼓励创新与成果转化,2020年初北京市环科院再次启动制度修订工作,于2021年1月科办、人事、财务三部门共同完成《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修订。现行办法扩大了创新成果转化范围,拓展了转化形式,明确了收益及分配方式,实现了与院内现有制度有效衔接,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产出。
倚专利,共护蓝天
在创新成果转化办法的激励下,许多科研人员踏出了成果转化的第一步。他们完成了大量环境治理、管控等科研项目,开发出多种实用技术,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尊龙官方平台的技术支持。大气环境与污染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樊守彬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北京市环科院制定创新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制度后,樊守彬团队研发的用于扬尘数据监测的道路扬尘负荷走航监测系统(下称走航系统)在科办的协助下成功“破壳”了。据了解,该成果拥有“一种道路交通扬尘控制措施效果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专利号:zl201410535047.8)等3件发明专利和“基于车载仪器的路面积尘负荷测量系统”(专利号:zl201320508021.5)等9件实用新型专利,已率先应用于北京市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中。
目前,走航系统已覆盖北京“16 1”个区的监测评估,系统测量的数据已成为北京市道路扬尘污染防治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新技术支撑下,北京市降尘量大幅下降,2019年同比下降22.7%,pm10浓度首次达到国际二级标准。目前,该成果应用于衡水、德州、济宁等50余个城市的道路扬尘治理和管控,对我国道路扬尘控制方案制定和降尘措施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并非一日之功。从2003年起,樊守彬就开始进行北京市道路扬尘污染的相关研究。在移动源排放基础数据有限、测量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樊守彬考虑到车辆情况、路面状况、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亲自带领团队在北京100余条典型道路上,对车型构成及排放情况进行24小时人工监测,获取了第一手排放数据,初步建立起北京市机动车实际排放数据库。
目前,樊守彬仍继续行进在道路扬尘污染防治的征途上。在工作中若发现某些区域扬尘排放量大,樊守彬团队不是简单地根据合同和任务书要求完成采样和监测分析工作,而是会提出溯源的办法或控制扬尘排放的新技术方法,持续创新相关技术,力争转化更多成果,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谋合作,共享成果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北京市环科院与其他高校、中科院、国家疾控中心及环保企业协同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目前,北京市环科院已经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了一些实验室、仪器和设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
除了技术层面的合作,北京市环科院还注重成果转化工作交流。“学术交流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环节。”夏天翔表示,北京市环科院每年会邀请近40位专家分享前沿创新成果。 2018年,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年会上,樊守彬团队的走航系统获得了环保科技实用创新成果奖。“通过会议交流、合作,团队创新成果的应用范围更广了,我们也尝到了成果转化工作的甜头。”代琳琳表示,近期,科办正在梳理汇总院内大气、土壤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成果,将通过生态环境部组建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成果登记,希望通过平台筛选认可后进行宣传推广。
北京市环科院深化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设配套科研设施,主动参与首都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普惠民生的福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蓝、地绿、水清,一幅美丽中国画卷定将绽放异彩。(本报实习记者 刘弘一)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