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英寸柔性micro-led显示屏、智能穿戴显示、智能个性化驾舱显示……在日前举办的2021ude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天马)的一系列产品和技术强势亮相,吸引观展者驻足。
作为我国专业生产经营显示面板的高科技企业,上海天马采用集团化管理模式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促进价值创造的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管理系统,并将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管理系统推行到10余个关联公司。在知识产权工作的助力下,上海天马掌握诸多国际国内领先新技术,并在触控一体化技术(on-cell、in-cell)、柔性显示、屏下/屏内指纹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管理系统有特色
上海天马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13年便成立了知识产权部,承担企业整体的专利战略规划、专利布局开展、专利运营管理等工作。2017年上海天马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近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海天马作出“将专利工作由专利申请转为高价值专利布局及风险应对”的转型决策,提出构建“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管理系统”,促进价值创造。
“‘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系统’是一个实现专利资产、资金、价值不断转化的专利创造及运营的管理体系,能够助力企业动态识别和评估已保有专利的价值、利用多方资源将保有的专利资产货币化、将货币化的收益再次投入到专利的价值创造中。”上海天马有关负责人介绍,“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系统”将申请流程划分为“技术深耕”“创新评审”“专利撰写”“专利申请”和“费用支付”五个阶段,实现了专利申请分级管理系统从“创新产出”到“专利权利化”过程的分级管理。
据介绍,“技术深耕”阶段保证创新提案产出率及产出质量。上海天马推行了高价值专利联合布局项目,做好技术的专利布局调查、竞争对手技术路线摸排,推测出近5年的核心技术,开展针对性的专利组合布局。“创新评审”阶段筛选出有较大概率成为“潜在高价值专利”的创新提案。“专利撰写”阶段,上海天马针对“高级发明”和“初级发明”对撰写标准进行分级,制定“申请文件撰写质量评价体系”,从撰写时限、撰写态度、撰写质量三个方面评价申请文件撰写质量。
随后,“专利申请”再次确保“高级发明”申请质量,对“专利权利要求书”和“专利说明书及附图”进行两次集中审查。而“费用支付”贯穿到专利创造和运营的管理体系,将更多的财力支持投入到高价值专利上。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上海天马优化了专利价值创造中的人力物力分配,持续促进价值创造。”上述负责人表示。
价值创造有成效
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系统的构建和运转,助力上海天马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特色管理系统的支持下,上海天马“开源”“节流”“增值”三管齐下,在专利收入增加、专利成本节省和高价值专利资产获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收益和成果,并将收益和成果继续用于增加高价值专利投入、增加发明人激励、增加对技术路线和专利布局策略的专项研究等,服务价值创造。
目前,上海天马专利授权数量以每年150件至250件的数量增加, 企业也面临授权专利维护费用逐年提升的压力。“但是通过专利申请分级管理系统的应用,我们筛选并集中精力于高价值的培育,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让‘好钢用到刀刃上’。”上述负责人介绍。
同时,通过提高评估效率、规范专利交易过程,上海天马在2019年完成了20件专利的出售,专利出售金额共计200万元。“专利评估体系”和“专利转让流程”建立后,新导入专利中介商共3家,完成构建专利包组合3个,共计258件专利。
2019年,上海天马创立了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多次在国家及相关省市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举办的交流会议上与行业内知识产权管理者共享,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为进一步激发内部人员的创新活力,上海天马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产出高价值专利的发明人及其团队进行奖励,于2019年8月正式实施《“卓越专利奖”奖励办法》。在考核体系改革中,上海天马将不同类型专利申请折算为相应的绩效点数,要求研发部门将专利申请数量和绩效总点数同时作为考核指标,激励高价值专利产出。
“‘专利运营生态循环管理系统’的构建,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专利管理模式,是公司专利管理的重大变革。下一步,上海天马将持续促进专利的价值创造,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天马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本报实习记者 苏 悦)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